移动客户端

|

官方微信

|

官方微博

|
长安播报:
第四代七仙女袁媛携黄梅戏经典剧目赴香港演出
为推动全球发展注入中国动力

  中新网合肥6月3日电 (记者 张强)记者3日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获悉,当日,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员、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袁媛,应邀参加第二届香港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。

袁媛饰演的黄梅戏经典剧目《牛郎织女》剧照。(资料图)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供图

  “这次香港之行,我演绎了黄梅戏经典剧目《牛郎织女》的选段。我在演出中不仅传承了老一辈的表演技巧,更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新。”袁媛在前往香港之前,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《牛郎织女》是黄梅戏的经典之作,该剧目以完整的戏剧结构、紧凑的情节和兼具戏剧性和文学性的唱词,体现了劳动人民淳朴的美好期望。

  据介绍,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与香港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。早在20世纪50年代,黄梅戏电影《天仙配》《女驸马》便在香港掀起了一股“黄梅热”。作为“黄梅戏五朵金花”之一吴亚玲的弟子,袁媛一直致力于将黄梅戏发扬光大。

  袁媛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,6岁开始接触黄梅戏,13岁考入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班,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安徽省黄梅戏剧院,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。

袁媛饰演的黄梅戏经典剧目《天仙配》剧照。(资料图)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供图

  多年来,袁媛不仅在传承黄梅戏经典剧目中表现出色,更在创新方面大胆尝试。她主演的《天仙配》《宣言》等大型剧目,获得观众和业内专家好评。在《天仙配》中,她不仅把握了七仙女的性格特点和情绪变化,更在演唱和念白上独具匠心。因此,袁媛有第四代七仙女、现代黄梅戏的“看家人”的美誉。

  同时,袁媛专注于戏曲人物的心理研究,并结合自身演出实践,积极开展黄梅戏相关学术性研究,撰写《大型黄梅戏清唱剧<红梅赞>杂感》《演出黄梅戏“唐诗宋词”的感想》《七仙女人物塑造浅析》等文章,并发表了《浅谈黄梅戏艺术未来发展之努力方向》《从新剧<唐诗宋词>看黄梅戏的探索之路》《黄梅戏接轨现代元素,展望未来》《中国戏曲与流行思想的融合》等学术论文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袁媛还曾赴意大利、法国、葡萄牙、西班牙、菲律宾、俄罗斯、加拿大、美国等国家演出。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黄梅戏这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,将是我一生的追求。”袁媛坦言。(完)

[ 更多头条 ]
北部湾发生5级地震
  然而,事情很快又发生反转。2022年10月,印度当局拒绝解冻小米相关资金。今年4月,小米印度公司对印度执法局扣押资产的申诉被印度法院驳回。[详细]
辽宁高考分数线公布
  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出炉,在广大考生和家长翘首期盼金榜题名,憧憬美好大学生活的同时,诈骗分子也在蠢蠢欲动,编织着低分也能上名校的精美谎言。日前,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涉及高考招生的诈骗案件。 [详细]

热点新闻 更多>

浙江5车追尾致6死 警方通报

  据Canalys数据,2022年小米(含子品牌POCO)在印度市场出货量2960万部,较2021年的4020万部下滑超26%,尽管仍是印度市场的销量冠军,但全年市场份额已经跌至20%,较2021年的25%减少了5个百分点。[详细]

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,将撤销对普里戈任的刑事立案,背后原因有哪些?还有哪些细节值得关注?

  西门子、大众、奔驰、宝马、舍弗勒、巴斯夫、科思创、瓦克化学、默克、思爱普、安联等一众德国大企业老板参加。根据中国总理的提议,他们围绕如何看待当前国际经济政治形势、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走势、如何看待未来技术发展前景、如何看待一些国家提出的所谓“去风险”“降依赖”等,畅谈交流。[详细]

长安网群 更多>

移动客户端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
关闭